關於繩文時代
繩文時代的開始
伴隨著冰河期的結束,以石器為主要工具的舊石器時代也宣告結束,在大約1萬5000年前開始進入了繩文時代。
隨著氣候急速溫暖化,使能夠結出橡子類、栗子、核桃等果實的豐饒落葉闊葉樹森林面積擴大,由於海面上升與降雨帶來的砂土堆積,形成了適合各種魚類與貝類生長的地形及環境。
土器與弓箭的出現
隨著繩文時代的開始,出現了新的土器。
繩文時代的人們,將泥土揉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狀,透過用火加熱引起的化學變化,從而獲得更加堅固的容器。因此,「燉煮」等的烹飪與「儲藏」比以前更容易。
透過「燉煮」的方法,使堅硬的東西變得柔軟,還能去除植物的苦澀味,讓人們能夠享受到更多大自然帶來的美味。可以說土器的出現,讓人們的飲食生活更為安定。
繩文土器的變遷
持續製作了1萬多年的繩文土器,根據時代與地區,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徵。
繩文時代 草創期 |
最古老的土器表面無紋路,後來演變出隆起線文土器、爪形文土器,約1萬年前出現了帶有繩文圖案的多繩文土器。
![]() ※青森縣立鄉土館收藏 |
---|---|
早期 |
在各地出現了帶有地區性特色的土器。
在以東北地區及北海道南部為中心的地區,演變出押型文、貝殼文、繩文,而且大量的尖底土器也是其特徵。 ![]() |
前期 |
土器的地區性差異變得更加明顯。
在以東北地區北部及北海道南部為中心的地區,製作出混入纖維的黏土,底部平坦帶有多種繩文圖案的「圓筒下層式土器」。 ![]() |
中期 | 各地盛行製作使用黏土繩裝飾的土器。 即使在以東北地區北部及北海道南部為中心的地區,也製作了開口較大,表面貼上4條呈波浪型、黏土繩的「圓筒上層式土器」。 ![]() ![]() ![]() |
後期 | 雖然形狀呈現多樣化,但是可以在東日本地區發現相似的圖案廣泛分布。 土器的厚度變得更薄,並能夠看到線條與繩文的圖案。 ![]() ![]() ![]() |
晚期 |
在以東北地區北部及北海道南部為中心的地區,製作了裝飾精美的「龜岡式土器」,與西日本裝飾簡樸的土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青森縣立鄉土館 風韻堂收藏品收藏 |
此外,開始使用可以遠距離安全捕獲到獵物的弓箭,打撈魚類、貝類的魚鉤、魚叉等捕魚工具的開發也有進展。而且還開始飼養狗,以及種植植物。在繩文時代,食物主要來自於採集、捕魚與狩獵。
採集
栗子、核桃、七葉樹等樹木的果實與野菜是當時人們的重要食物。栗子無需去掉苦澀味,特別是不需要加工即可食用,還非常適合儲藏與保存。由於七葉樹的果實需要用水沖洗掉其苦澀味,因此發現了為沖洗而設的相關設施(水場遺址)。此外,可能被用來作為食物的還包含蘑菇、薯類等的根莖類。而堅硬的樹木果實等,則使用磨石、敲石與石盤將其壓碎、製粉後食用。

(三內丸山遺跡)


捕魚
人們除了在海洋與河流裡採集貝類之外,還靈巧地駕駛獨木舟進行著捕魚活動。從出土的魚鉤與魚叉來看,可以推測出當時的人們藉由釣魚與刺突打撈法,捕獲到了比較大型的魚類。此外,石錘被認為是用於打撈小型魚的漁網,作為漁網錘使用。從海岸附近到海峽,人們對海洋的熟悉程度已達到與陸地相同的程度。



狩獵
狩獵時使用了弓箭與石槍等工具。這些工具是使用能夠製作出鋒利刀刃的頁岩及黑曜石等製成。作為狩獵對象的動物有鹿、山豬、野兔等,人們使用陷阱或弓箭進行獵捕,而且,似乎也在打獵時使用獵犬。



村落的出現
從移動生活到定居生活的過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作為生活據點的村落。村落裡建起了住宅與墓葬,最終出現了具有地區代表性的據點性村落。在這些村落裡,還出現了使用粗大柱子建造的大型建築與作為祭祀場所的填土等設施,以及大規模紀念物的環狀列石(stone circle)。


墓葬
人們死後被埋葬到挖掘地面的土坑墓裡。從定居的前期到中期,村落裡建造了呈列狀排列的大人用墓地區域。在後期,還有發現在村落中央聚集,以及晚期從居住區域獨立出來的墓地區域的例子。此外,兒童死後就會被埋葬在土器之中。


人們靈巧地操作著獨木舟,藉由與遠方進行的交流與交易,獲得了翡翠、瀝青與黑曜石。還製作了許多祭祀用的土偶,首飾類也有很大的發展,顯示出人們已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



※青森縣立鄉土館收藏

(三內丸山遺跡)


祭祀與儀式
在信仰與祭祀中,發現了許多用途不明的遺物。有的模仿人與動物的形狀,也有把石頭加工成有如刀、劍般棒狀等的物品。可能用於祈禱豐收與狩獵安全、祭奠等儀式與威信的道具。



漆器與木製品
幾乎在前期便已確立的漆器製作,擁有綜合性的技術,顯示出當時繩文人的技術水準之高。栗子對於人們來說,除了是一種重要的食物,同時也是建築物的柱子,以及製作容器、挖掘棒等道具的材料,而且還被作為燃料使用,是當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青森縣立鄉土館風韻堂收藏品收藏


繩文人的樣貌
繩文時代人們的平均身高,男性大約為157公分,女性大約比男性矮小10公分左右,肌肉發達。據推測其臉部輪廓較為立體,具有雙眼皮、厚嘴唇等特徵。
此外,由於在繩文人的牙齒中發現蛀牙,因此可以推斷出繩文人已開始大量攝取澱粉質的食物。而且還發現大量鞭蟲的寄生蟲卵出土,因此當時的繩文人可能被腹痛所困擾。
發現有許多腳踝關節變形的情況,推斷當時人們可能採蹲姿、與跪坐的姿勢較多。

世界歷史中的繩文時代
由於在青森縣發現有許多顯示繩文時代開始的最古老的土器出土,因此證明了該地區的土器是現在東北亞地區最早出現的土器。
在長江下游地區,約8000年前便已開始種植水稻,不久之後,在中國的東北部地區也開始了小米與黍米等雜糧類的種植。
繩文時代直到大約2400年前,日本列島進入正式開始種植水稻的彌生時代為止,持續了大約1萬年。
雖然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可以讓我們推測出這既不是一個停滯不前,也不是未進行發展,而是擁有卓越技術與豐富的精神世界的成熟社會。
繩文時代與世界歷史的比較年表
年代 | 時代區分 | 主要事件 | 世界的事件 | |
---|---|---|---|---|
公元前 | 舊石器時代 |
|
|
|
大約13000年 | ||||
大約9000年 | 繩文時代 | 草創期 |
|
|
大約5000年 | 繩文時代 | 早期 |
|
|
大約3000年 | 繩文時代 | 前期 |
|
|
大約2000年 | 繩文時代 | 中期 |
|
|
大約1000年 | 繩文時代 | 後期 |
|
|
大約400年 | 繩文時代 | 晚期 |
|
|
彌生時代 |
|
|